网络文学为何频现"抄袭门"?
www.xinwenren.com  2017-09-28 11:05:24  人民日报

  比葫芦画瓢。朱慧卿绘  盗版和抄袭是困扰网络文学发展的两大顽疾。相比较而言,抄袭的治理难度更大。在缺乏创作规范、创作压力巨大而商业前景日益被各界看好的网络文学界,抄袭事件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引起各
  

比葫芦画瓢。朱慧卿绘

  盗版和抄袭是困扰网络文学发展的两大顽疾。相比较而言,抄袭的治理难度更大。在缺乏创作规范、创作压力巨大而商业前景日益被各界看好的网络文学界,抄袭事件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

  “连错别字也一起抄”

  在对抄袭者隐忍了多年后,知名网络作家匪我思存近日终于感到忍无可忍,从8月初起,她连续在微博上发声,指另一位网络作家的《甄嬛传》《如懿传》涉嫌抄袭《冷月如霜》等自己的作品。匪我思存称,后者不但抄袭故事梗概,连自己书中的错别字也一并抄了过去。当年她引用了一首古诗,但记错了,而同样的错误出现在其书中。匪我思存发表长文表示自己的诉求不是“钱”,而是“两件事情,一是抄袭者公开赔礼道歉,二是删掉抄袭内容。”

  该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参与转发、评论、点赞的网友超过30万。

  近年来,网络小说成了抄袭的“重灾区”。《花千骨》《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改编成热门电视剧的原著都曾被曝涉嫌抄袭。但是,大多数受害者都选择了沉默,像匪我思存这样站出来公开点出抄袭者名字并公布证据的网络作家实属罕见。

  对此,匪我思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抄袭这种事,一般发现之后都是默默地忍了,因为现行的状态是维权成本非常高,而侵权者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舆论对受害者也不利,站出来维权反倒要面对舆论压力。这次在微博揭破此事,有好几个诱因。主要还是因为忍无可忍。”

  《甄嬛传》最初在晋江文学城上连载时就曾被网友发现涉嫌抄袭。根据2006年10月晋江网发布的公告,《甄嬛传》有大大小小30多处情节、语句和《斛珠夫人》《寂寞空庭春欲晚》《和妃番外》《冷月如霜》等相同或相似。晋江网总裁黄艳明近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们当时判定《甄嬛传》的作者直接使用了别人的好词好句,但不足以影响整个作品的故事构架,算是轻微的抄袭。”最终晋江管理层做出让作者“修改雷同之处,向被抄袭者道歉”的决定。

  黄艳明回忆说,当时作者认为自己很冤枉,很委屈。“她说,我40万字的作品,你们找来找去也只找出2000字而已,然后就说我是抄袭。我不服。我不承认这是抄袭,我只是借用了别人的一些词句。”在拒绝接受修改并道歉的要求后,作者离开了晋江文学网,在自己的博客上连载完结了《甄嬛传》。

  从“摘抄好词好句”到“洗稿”“融梗”

  晋江网是业内公认的打击抄袭最严厉的网站。黄艳明说,近10年来晋江网一共发现了1000部左右的作品涉嫌抄袭,其中400部是情节严重的抄袭。“情节轻微的,我们会要求作者删改;情节严重的,只能杀ID。”所谓“杀ID”就是封杀作者的网名,对一些已经成名的网络作者而言,ID被杀不但意味着名誉扫地,更意味着经济损失。

  在这些年处理抄袭者时,黄艳明发现,很多人感到自己非常冤枉。“他们说,从小老师就要求我们准备一个本子,遇见好词好句就要抄下来,以后写作文的时候用。怎么现在我用了几句别人的好词好句就成了抄袭呢?有这种想法的作者不是一个两个,是很多人。”黄艳明认为,缺乏规范的写作教育是导致抄袭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借用好词好句容易判断,而抄袭别人的情节脉络就很难判断是否属于抄袭了。对于这种做法,网文界有专门的术语,称之为“洗稿”或“融梗”。

匪我思存说,十几年以前刚出道时就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抄袭,只是程度不一样,有时候只是一句两句被抄袭,有时候被抄得比较厉害。“最近几年问题更严重了,有网站公然号召新作者抄袭我们老作者旧作品起承转合的节奏和大纲,就是抄袭骨骼,改变小说背景和细节重

上一篇:光明日报: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下一篇:孟加拉国媒体代表团来浏阳考察访问

分享到: 收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