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提出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如何确保这一目标的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了六个方面的举措:要依据各地区人口密集情况、地理位置、现有乡村学校布局进行合理统筹布局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两类学校标准建设,在交通、设施、安全等方面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在津贴补贴、住房保障、教师培养等方面为乡村教师提供政策倾斜和扶持,进而强化两类学校师资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切实为两类学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并落实到位;通过实施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制,加快推进两类学校“互联网+”发展及开展对口帮扶活动等方式切实提高两类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将两类学校建设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完善追责机制等方式加强两类学校建设的组织领导。这六项举措基本能够解决两类学校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并为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在会上说:“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精准施策,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着力解决“城镇挤”的问题;2016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着力解决“乡村弱”的问题。”在介绍了河南地区的教育及政策落实情况时,她介绍了河南省通过“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加大投入,整合资金”、“综合施策,提升质量”、“明确责任,合力推进”四步并举的方式,加快了两类学校建设的进程,并已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