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老故事” 需要“新传播”
www.xinwenren.com  2017-11-28 13:38:11  

距离省会石家庄四十多公里,有个以故事闻名的村庄——耿村。这个1300多人的村子,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四五岁小孩,故事张口就来。从开天辟地的神话,到各朝代的奇闻逸事、民间传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故事,
距离省会石家庄四十多公里,有个以故事闻名的村庄——耿村。这个1300多人的村子,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四五岁小孩,故事张口就来。从开天辟地的神话,到各朝代的奇闻逸事、民间传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故事,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生活,耿村流传的故事无所不有,耿村也因此享有“中国故事第一村”的美誉。
 
“中国故事第一村”的美誉名不虚传,经过专家普查,耿村共搜集到4000多个故事,整理出6000多万字,编印了5卷《耿村故事集》、6卷《耿村一千零一夜》,公开出版了由耿村故事家讲述的7本故事专集,以及400多万字的研究性著作《耿村文化大观》。走进耿村,孔子借粮、文王吐子、负荆请罪、寸草春晖、张果老倒骑毛驴等图画故事,让人一路目不暇接。现如今,耿村故事家有50多人,其他村的老百姓恐怕要艳羡不已吧?
 
涵养乡风文明需要更多“故事村”,各地都应像耿村那样打捞当地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之一,是劳动人民创作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往往看似浅显,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许多戏曲、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就发轫于民间故事,比如莫言小说中就有大量家乡民间故事。
 
打捞民间故事就是在守护文化根脉。民间故事是一个地方或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和精神传承的根源所在,打捞民间故事,也是在守护那些富有乡土特色的价值观、审美观。
 
打捞民间故事也是在开发教育资源。民间故事就像是生活调味品,它们往往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想象,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给村民传播一些为人处世的正能量。比如在耿村,就有人用“一碗面条”的故事劝善劝孝,生动诙谐。还有人用民间故事帮别人消除坏情绪,化解村民矛盾,民间故事成为当地村民关系的润滑剂。至于用民间故事来教育子女更是比较流行的做法,以致形成了一些“故事夫妻”“故事家庭”,接力传承当地民间故事。

上一篇:传播培育信息素养 共建共享数字资源
下一篇:武大国际学术会议研讨跨文化传播

分享到: 收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