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
www.xinwenren.com  2017-11-30 11:57:14  

  中国赢了(China won)!11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以这样的中英文命名杂志封面。Xing Lai!11月11日,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印上了醒来的汉语拼音。  世界目光聚焦中国故事,似乎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风景
  “中国赢了(China won)”!11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以这样的中英文命名杂志封面。“Xing Lai”!11月11日,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印上了“醒来”的汉语拼音。
 
  世界目光聚焦“中国故事”,似乎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风景。越来越多的文化形象,成为传播“中国故事”的名片,越来越多的中国符号,被世界目光打量。在这当中有解读也有误读,有兼收并蓄促生的文化创新,也有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折扣,文化焦虑造成的文化休克。
 
  如何认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当代中国文化的内生动力在哪里?新时代我们如何推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11月24日至25日,60余位海内外专家汇聚北京师范大学,探讨“当代中国文化影响力”这一命题,求解新时代如何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
 
  当代文化应成为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位置,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全都发生了改变。”撰写《大趋势》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说。奈斯比特所说的这种改变,涵盖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文化艺术是国家形象的名片,站在与世界对话的前沿,它的影响力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如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在此次论坛上所说,“我们所说的‘中国’,是经济的中国、政治的中国、文化的中国”。三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中国故事”。
 
  提起美国文化,很多人会想到电影、篮球、流行音乐,对于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动漫、韩剧这样的当代文化符号也是共识。什么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呢?2015年度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海外受访者眼中,中医、武术和饮食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三张名片,而在日本、韩国,“孔子、儒家思想”则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出海”状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甚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地位仍然存在差距。以影视产业为例,中国已是全世界拥有银幕数最多的国家,截至11月20日,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元大关;中国电视剧的制作量、播出量和收视人群也多年蝉联世界第一。这些年,中国影视剧走进了非洲、走进了欧美,但与国内如火如荼的产业发展,以及世界影视强国相比,国际市场依然是一片需要深度开发的“蓝海”。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副教授赵晖引用了一组数据:2013年,韩国电视剧出口额达到1.5亿美元;同年中国电视剧的出口额为1.05亿元人民币。另据《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电影海外销售收入38.257亿元人民币,当年进口片的中国市场票房为205.36亿元人民币。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对世界文化发展有过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但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当代文化的影响力却相对滞后。这就像一个演讲者登上了舞台,却不发声一样。这意味着,加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说。
 
  原因何在?黄会林认为主要在于“三个缺少”。一是,缺少可与世界接轨的文化成果,所以要对内促生具有世界性的当代中国文化;二是,缺少合适的传播渠道,需要摸索更容易被海外接受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机制;三是,缺少当代中国文化国际交流的共同话题和话语表达方式。

上一篇:“海丝”国际传播论坛在珠海开幕 谱写丝路新粤曲
下一篇:世界首款智能避孕套曝光 能检测性传播疾病

分享到: 收藏
精彩推荐